(方法论)2、3个规律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两点论)(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
基本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1)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
质变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分寸”,讲究适度原则
(方法论)
基本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自我否定(内部矛盾);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
弃”(2)事物的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个否定,形成一个
周期(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3、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1)现象与本质(2)形式与内容(3)原因与结果(4)必然性与偶然性(5)
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人+能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三个基本形式:生产、处理社会关系、科学试验)
(2)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发展的过程(两次飞跃)(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实践到认识)(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到实践)(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4)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f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唯物史观(1)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个根据(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精英主义)社会意识社会存在(3)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地理环境(2)人口(3)生产方式:生产力(人和自然)+生产关系(人和人)决定应用
3、人类社会基本结构(1)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中地位+产品分配关系
(2)政治结构:国家(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国体:阶级属性;政体:国家形式
(3)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