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太监刘祥已获统兵、巡历等特权,成为牵制其他二者的重要力量,巡抚已无法真正起到长期监督、抑制总兵、中官的作用。如成化年间镇压满四事件,在前期镇压不力的情况下,陕西镇守太监刘祥、巡抚陈价等会商后,命都指挥邢端、申登等征讨满四,却遭溃败。朝廷命项忠调集陕西、宁夏、延绥合兵征剿。陕西总兵官任寿、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都御史陈价、参将刘清认为从延绥调军是对他们的不信任,私自与宁夏总兵吴琮、巡抚延绥都御史等人会讨满四,却因争抢头功、缺乏统一调度和指挥,遭遇惨败。
边患日益严重,而各镇总兵、巡抚、监军互相制约,缺乏积极有效的协调与合作,造成陕西御边形势陷入消极被动的局面。朝廷不得不考虑从职官制度与管理体系上解决问题,决计另遣大臣,节制总兵、巡抚和监军,统一边镇权力,力求在军事上确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二、对三镇实行集中管理,形成御边合力,能够有效巩固西北边防
“西三边”每镇的总兵、巡抚和监军都是由朝廷分别派遣,但从未确定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同时也未明确规定各镇之间在御边中肩负有相互协防的职责。这种种情况导致了三镇在自己防区内拥兵自卫、各自为战、互不救援的现象,以致在军事上无法形成有效合作机制,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这一种情况下,各镇战则寡不敌众,守则力不从心,从而造成应援无策、防守不严、战事频频失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刑部主事张鼎奏称“陕西八府三边,腹里俱有镇守总兵、巡抚都御史等官,遇事各为可否,有警不相救援”,⑦出师贼退,师归贼又复来,反反复复,劳费巨万,却不能有效的打击敌人。三镇“多不能镇联署之策……(只求)保境以自全,樱城以自守”,⑧遇事互相推诿、相互抵触,丧失了抗击元朝残余势力的能力。成化二年(1466),陕西地方官员上疏朝廷,称陕西近年来,累遭寇掠,财物牲畜常被抢掠一空,军民深受其害,而“所在官军既以坚壁清野为能,邻近人马又以据守信地为重,宁夏不顾延绥,甘肃不恤宁夏,各拥重兵旁观坐视”,⑨偶有出兵御敌的,也因寡不敌众,节节败退,使得军威不振,边患日重。成化七年(1471),蒙古潜入河套,进入贺兰山,然后分兵侵入甘肃、宁夏各地,但由于各处官军仍然互相推避,不合力杀敌,以至战事失利。明兵部侍郎李昆曾上疏建议:“设立总制大臣,假以重权盖以地方安危既有专,则其平时之计虑必周,临时之调度亦易……惟委任之专而责成之远,庶边防有而疆场无虞”。⑩成化八年(1472),在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