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明代陕西“三边总制”制度创设原因探析
作者:侯颖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18期
摘要明代陕西“三边总制”制度是在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即“西三边”)分设文武重臣,各自承担辖区御边任务,并暴露出若干弊端的情况下,为适应御边需要而逐渐创立的一种武臣统兵、文臣总理、太监监军且兼有一定民政职能的三镇统一御边制度。这一制度创立后,在明代西北边疆行使军事与民政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三边总制”创设的原因,史学界尚无专门的研究,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析。
关键词“三边总制”制度;御边制度;西北边防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2903
明朝建立后,采取种种措施,集中大量人力、财力加强西北边疆防御,但边患仍然不能彻底消除。在“三边总制”制度设立前的十年间,边将关于蒙古入掠造成人畜伤亡的奏报不断送达朝廷,因而有“天下之势,西北为首,而夷虏之患,全陕为最”之说。①显然,创设“三边总制”制度,为“北虏故也”。如果进行具体分析,明朝创设“三边总制”制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镇总兵、监军、巡抚互相牵制,因循怠慢,御边多有败绩
明初,在陕西行省北部沿边设置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史称“西三边”。继而三镇都形成了由总兵、监军和巡抚组成三位一体的中央派遣官制度,“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内臣纲维之”,②三者“各有一定职掌,敕书彼此不同”。③这一制度看似很完善,其实若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即可发现它因各自御边、没有集中三镇御边权力而存在着风险和危机。
据史料记载,每一边镇的中央派遣官,巡抚本为朝廷大臣,以京官抚治地方,是各镇最高长官,位高权重,但后来因常年驻守,任久人玩,逐渐丧失了最初联络、主导各官的威势,与总兵“职任不相统摄,一遇有事则各图自便,互相推调,往往误事”。④兵科给事中史泰崇就曾说:“镇守者有善谋,而巡抚者或言其否;抚巡者有奇策,而总兵者或指为非。”⑤都司调不动军队,布、按二司无权染指军政,总兵、巡抚又互相制约,权力相均,政出多门,号令不一。镇守太监与总兵官一同镇守,虽不可擅提领兵,但有权监军出征,并通过纠劾手段达到监督目的,凡事要与巡抚共同商议进行。但监军由皇帝亲点派出,为耳目之臣,起着监视总兵、巡抚的作用。特权造成腐败行为,“中官出镇,恃恩骄恣,多所诡取。”⑥随着太监权力的增长,至成化(1465~1487)时,宁夏太监马锡、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