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后地区迁移
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回答25~27题。
25.上述三大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A.重工业发达
B.地形平坦
C.降水较多
D.受西风带影响
26.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A.埃及金字塔
B.四川乐山大佛
4
fC.纽约自由女神像
D.巴黎埃菲尔铁塔
27.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
B.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料技术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减少能源的利用,发展高科技
28.下列经济部门中,受气候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A.铁路运输业B.信息服务业
C.服装加工业D.水稻种植业
29.造成我国南北端季节差异的原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30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现
A沿铁路分布的特点
B.沿公路分布的特点
C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D.沿资源分布的特点
31.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原因主要是市中心
A.地租最高
B.环境较好
C.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32下列农业生产布局受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明显的是
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上海郊区的乳牛场
C三江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建设
D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33.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建核电站②开发利用潮汐能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④西电东送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4.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同
A.文化教育的发展相适应
B.住房、交通建设相适应
C.城市人口比例、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密度相适应
D.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图M39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35~38题。
图M39
5
f35.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海拔C.水分
D.土壤
36.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C.河流结冰期长
D.水运发达
37.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C.盛行风向
D.纬度位置
38.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D.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这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大的分布区。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
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