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是企业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绩效管理是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评价、反馈的最有效的工具。如果经营者缺乏绩效管理的观念,绩效管理就很难在一个企业产生良好的效果。(三)企业的愿望、战略目标不具有可行性企业的愿望和战略是企业前进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如果企业没有凝聚员工的愿望,战略不够明晰并且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也就无法建立。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都把经营的着眼点放在企业的短期目标上,没有完善的、稳定的发展战略,缺少长期计划目标,即便是短期目标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绩效管理的持续性上看,绩效计划很难建立,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也难以确定,许多民营企业只能以出勤率等简单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三、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不重视与绩效管理密切相关的管理基础工作绩效管理存在于企业管理系统中,要以相应的管理基础工作作为支撑,特别是目标管理和工作分析。目前在许多民营企业中,没有建立规范的目标管理流程,目标管理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的战略目标不能顺利的分解成部门目标及员工个人目标,员工的个人目标及部门目标也不能支撑民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在许多民营企业中,工作分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作分析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工作分析做的不好,整个
f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就缺乏一个稳固的根基。民营企业没有对各个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或者所进行的工作分析不科学、不规范,造成各个工作岗位及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不合理,绩效管理不能够以工作岗位及部门的职责来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些管理基础工作的支撑,绩效管理就没有了坚实的基础。(二)绩效管理系统不完善当前在部分民营企业中,绩效管理主要表现为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在考核前没有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考核后不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反馈,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其它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的循环系统,只有每个系统都发挥作用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目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绩效考核前要有一个绩效计划和绩效控制的阶段,而绩效考核之后还要有一个反馈给被考核者的过程。只有这样,将绩效考核融入到绩效管理的整个体系中,绩效考核才有意义。在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尤为欠缺的就是绩效管理系统的反馈体系,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