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教案进行教学,关心全体学生,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完成的任
务。5、课后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的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
布置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三)课后常规1、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节。2、教师检查所布置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二、课间操制度
f课间操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学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产生的疲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中去。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体育教师坚持只岗位制,教师统一指挥,其他教师到现场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二)、体育教师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全部到位。课间操时间一律停止处理于无关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师完成组织工作。
(三)、课间操的管理应于学校德育处紧密配合,每学期有课间操的安排。每周要有课间操的评比汇总表,每天要有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并给学校的管理提供高信度的依据。
(四)、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音响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每学期检查维修,保障课间操时的音响效果。
三、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制度行政部门规定,学校每两周有一课时的教研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是全体教师进
行教学研究活动的时间,不应挤占,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每两星期一第一节自习课为教研活动时间,组长要求严格考勤,教师应
自觉遵守纪律。(二)、每位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教研中心及教研室组织的活动(参加活动要
有记录)。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三)、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内容、任务要求并做活动记录。(四)、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学习法规性文件,学习新大纲,集体备课,研讨
教材,教法为主。(五)、教研活动,也可安排本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集体开展课题研究,写研
究文章,研究如何宣传本校体育工作。四、课外体育活动制度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要求:(一)、课外体育活动应加入学校总课堂表中,要有专人负责此工作。(二)、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f(三)、严格管理,保证安全。应有专人到场指挥辅导,要求班主任跟班组织,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上报主管教师,按时归还器材不得丢失。
(四)、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小型竞赛。(五)、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及时表扬出勤率高、组织纪律性强,锻炼积极性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