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基于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必不可少的载体。而提问分徒劳提问和有效提问。基于心理学理论设置有效提问,是提高提问的科学性可选路径。基于心理学理论,为凸显教师主导作用,教师提问时,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提出能与他们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的问题;考虑儿童的思维特征,提问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情况区别对待,实施“差异提问”;给一定的思考时间,耐心做到提问后的等待和学生思维卡壳时的等待;运用解答距理论,合理调配四种等级的问题;重视提问的时机,问在当问处。关键词:科学提问;最近发展区;解答距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1602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历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提问法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它在推动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思维,培养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思维、接收知识的过程。提问是有效教学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课堂主导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当下的新课改,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正确地认识到目前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充分探究课堂提问的科学性,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断研究提问,提高提问的科学性。一、语文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
f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这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现代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