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析的需要;二是能够在现有地质数据获取情况下尽量精确地刻画复杂的地质结构。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可采用“预建模型”方式,也就是说采用自动半自动的方式逐步建立各三维地质模型,并把这种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运行、显示的模型数据。各种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均要求能与平面二维要素进行一体化展示和交互分析。
系统可重建地下地质体三维空间形态及其组合关系,实现地下复杂空间结构与关系的分析和过程的虚拟再现,可基于地质体三维结构模型进行任意切割、开挖、虚拟钻探等可视化模拟,提供包括体积、面积、距离、深度、压缩性、承载力等三维量算功能,并可利用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计算评价研究。
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与可视化按不同专业分别建立如下模型:
28
f4261地形建模对铀矿矿区范围内的地形等高线数据,在顾及地形特征(地形特征线、特征点)的条件下,提供DEM的快速建模功能,同时可以叠加遥感影像。
图4218数字地面模型建模效果图
4262勘探工程建模利用铀矿矿区提供的勘探线三维坐标还原勘探线在三维中的走向,利用矿区所提供的勘探工程测量信息建立勘探工程的三维模型,通过所提供的三维测量信息还原勘探工程在三维中的轨迹线,并结合其分层信息,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其分层情况。
29
f图4219勘探线及勘探工程建模效果图
4263巷道建模系统可以根据记录有巷道面积、周长、形状、顶边、底边、侧边等相关信息的EXCEL表格自动生成巷道模型,同时提供巷道漫游功能。
图4220巷道模型示意图
4264采空区建模系统可以根据采空区边界的拐点坐标生成采空区边界模型。然后按照采场编号、采场边界线的对应关系实现系统自动或者手动采空区的三维建模。同时也应支持通过采空区模型和矿体模型的求交得到采空储量模型,从而得到采空区的储量。
30
f图4221采空区边界及三维模型示意图
4265剖面法矿体建模基于勘探线剖面上的矿体轮廓线通过系统提供的交互连接成矿体表面模型,允许一次选择单个或多个矿体轮廓线进行连接,生成的模型可以进行任意的切割和选择进行要显示的矿体要素和调整显示颜色。若在二维上对矿体面积进行了修改,只需再次从数据库导入矿体模型即可,无需重新连接矿体模型。
图4222基于剖面矿体轮廓线生成矿体表面模型
31
f4266地质块段法矿体建模基于地质块段法进行的资源储量估算的铀矿矿区会形成投影图,系统根据该投影图中的块段范围、勘探工程的见矿位置,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