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科教类电视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他们的发展受到许多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共有32家上星频道,主要的节目类型有:新闻类、教育类、文娱类和农业科技类等。从整个电视业来看,中国电视节目的“竞争性复制”现象非常严重,缺乏原创性,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1电视也正在逐步向“服务型”媒体转型,从整体来看,电视节目创意不足2整个电视业对电视节目类型的关注有偏向。基本体现在:多为细节生的变动,缺乏宏观思路3各电视台所处的定位对节目多样性有着制约的影响。中央电视台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拥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节目类型的多样性特征表现明显,而发达地区的电视台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大多数电视台状况不容乐观,节目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核心竞争力,受众多为本省市的人群,覆盖率有限,除湖南卫
2
f视、浙江卫视以及新晋的江苏卫视之外,绝大部分电视台影响力小。在中国,科教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比较低,市场份额偏低,各大电视台节目多为娱乐性质的内容,所以娱乐类的市场份额要高出许多:下面是根据全国卫星频道自办栏目2004年收视率总结出的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类型的偏好比例:
电视节目类型偏好比例
116
16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电视剧农业科技其他
2310
34
通过数据我们了解到,现在的电视节目被许多娱乐性的内容占据,人们关注的是能带来享受的信息,科教类节目虽然有一些如百家讲坛这样知名度较高的栏目,但收视总体上来说远低于娱乐类节目。那么人们在观看电视的时候,教育类节目自身的吸引力如何呢?下面是调查问卷中对于电视学习吸引力的结果分析:
电视学习吸引力47303680
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
1570
吸引力大
吸引力一般
没兴趣
根据调查问卷发现:人们对看电视学习没有多大的好感,但是还有提升的空
3
f间。对持一般态度的人而言,只要方式得当,节目内容编排好,可以把他们转化为兴趣大的一方。既然消费者对于教育类电视有着平均的态度,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电视台有这它稳定的收视群体,以及社会定位明显的潜在受众,即1626岁的在校学生。通过他们媒体接触习惯可以确定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品牌宣传的有效传播途径。下面是问卷调查中此类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分析:
最常接触的信息传播媒介
手机2425
电视1415报纸、杂志1213电视报纸、杂志电脑手机
电脑4547
在调查中发现,新媒体在电视业中拥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