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③罗马法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③④)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C.①④D.③④
2.(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3.(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5.(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存天理,灭人欲
6.(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B.墨家“兼爱”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A.儒家“仁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7.(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B.制天命而用之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8.(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C.道家B.法家D.墨家)
9.(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1
f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0.(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
A.天行有常
11.(2009山东基能力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B.仁者爱人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2.(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