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能自主探索。为了在数学课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索,我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索环节,有时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获得解题的方法。例如课余时间的自我探索,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更主要的是对课堂中没有学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获得。内容不限,具有广泛性和选择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如何来形成自学呢?我倡议学生购买一些竞赛的辅导书(主要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另外在下课前布一些让学生自己探索的题目。例如,在学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以后,我给学生布了这样一题:“怎样来得出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回家后自己想一想办法,也可以动手试一试。”第二天,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就来了,归纳一下大约有这样几种:1、给乒乓球绑上重物放入水中,先求出上升水的体积,
f再减去重物的体积。2、把乒乓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然后用盖子盖上让水溢出,在拿出球看水下降多少。3、测出直径用公式计算。……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数学课的优势,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