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的主要依据。(√)x
4、个人所得税按有无住所和居住时间来划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5、增值税实行多环节征税,因而不可能消除重叠征税。x
6、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过热时,政府可采取增加财政支出的办法,把一部分需求压下来。x7、课税对象是课税的根据,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因此,两者是不一致的。(x)8、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种。(x)9、并非所有的政府事业都应该收费。√10、内债的债权人是指国内的企业与居民。(√)
五、简释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税式支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是对减税免税退税税收抵免等税收优惠措施的统称。
2、公共收费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公用设施或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向受益或管理对象收取的费用。
f六、简述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国内政治因素和国际政治因素。政治因素越稳定,国防支出就越少;反之亦然。二经济因素:通常情况下,国家财政状况越好,国防支出的规模也就可能越大。而国家财政的状况,最终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效益越高,用于国防支出的资源就可以更多一些。三经费使用效率因素:在既定国防目标下,经费使用效率越高,国防开支规模就越小。四兵员制度:义务兵役制军事人员的薪金常常低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子工资”水平,但相应地国家需要更多地承担他们退役后的基本生活保障;自愿兵役制人员经费开支水平高,但可相应减少退伍军人的生活保障开支。(五)一定时期的国防开支,还受物价水平技术水平和地域因素的制约。物价水平技术水平越高,地域越广大,国防开支规模就越大。
2、简述零基预算的特点。(1)投入与产出结合。(2)难点在零基预算的执行过程。(3)年度之间的非连续性。(4)需要做大量的文书工作。
3、简述政府“机体论”的基本观点。1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完整的机体,它不像一台机器可以被拆开然后装上。2每个人的财富都属于整个社会。因此,社会的利益凌驾于任何个人之上社会的利益凌驾于任何个人之上,否认个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否认个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所具有的利益和价值。3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由政府确定,并由政府领导公众去实现。
4、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与公共投资的方式。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1)财政无偿拨付(当项目的投资完全不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