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要求幼儿不能坐在桌子上,那么,不论在何种场合,教师都绝不能往桌子上坐,一旦某个幼儿表现好,或某个幼儿有了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教师的以身作则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赞许,可以使成功的幼儿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儿看有形象,学有榜样,这不但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好习惯的巩固与提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五、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配合我们经常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来要求自已。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
f信息来源。从孩子呱呱落地伊始,在父母为孩子喂奶、把尿、哄睡觉时,都有意无意地培养着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时机,及时果断地提出要求,并坚持始终地让幼儿去实践。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家长沟通:
1家长会:召开期末家长会,宣布孩子升中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例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