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牧场上的家》
年级
授课班级
五年级
五年级二班
备课人
施教者
田蕾
田蕾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20131013
20131016
二、教学课题
歌曲《牧场上的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四课《可爱的家》其中的一课。
三、教案设计理念
在这次教学中我选择了钢琴与歌唱整合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辅助教学功能。如通过钢琴演奏熟悉歌曲旋律,学生自己创编歌曲,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强音乐实践体验,达到多重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首先请同学们听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地走到座位坐好,聆听学生演奏的优美乐曲。这个环节给学生创造了锻炼和展示音乐才能的机会,又能够自然引入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效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歌曲背景:
《牧场上的家》是美国田园牧歌,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的一首歌曲。歌曲是三拍子,节奏匀称,曲调抒情优美,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有三个乐句材料相同,仿佛在向大家诉说着牧场的美,第四乐句再现第二乐句,表现对家的依恋,将歌曲推向高潮。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表达了人们对家里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五、教材分析
《牧场上的家》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情丰富的美国儿童歌曲。34拍的节奏,舒缓、悠扬。它的歌词给学生们勾勒出一幅在美丽的牧场上,美国少年儿童自由自在生
1
f活的画面。2、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a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来歌唱,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b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知识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弱起小节的含义并唱准弱起小节。(3)能力目标: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用柔和的声音,休闲的情绪来演唱。2、教学重、难点:
(1)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3、教学资源: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情境:请同学们听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地走到座位坐好。)一、谈话导入。(2分钟)1、同学们,这节音乐课我将带你们走进美国乡村,感受一下美国的乡村音乐,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后说说有什么感受?(简介: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乡村音乐,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