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和操作性;政府信息不够公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政务不够透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严重。其中原则提到了要有平等的原则;政府、企业、个人三者诚信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的原则;政府透明行政、信息公开的原则、守信获益、失信受惩的原则;相关的对策是有效加强政府公务员诚信观教育;建立政府公务员征信制度;建立政府诚信的内部制度保障机制等。第九章主要是说到企业诚信与社会责任。包括企业诚信的内涵建设企业诚信的重要意义,以及企业诚信失范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和建设企业诚信的途径。第十章是法律诚信与社会公正中立法的诚信因素、司法中的诚信原则、执法中的诚信保障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中依次讨论了教育诚信与人才培养的失范表现及对策,如何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第十二章是新闻媒体的诚信建设。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人们的诚信道德价值取向,探讨诚信道德的现代价值,以及我们应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发扬中国诚信思想的优秀传统。总体来看这本书在内容上分成两部分:第一,在传统篇中作者从思想发展的脉络入手,讨论诚信的传统意义的界定、内涵、思想源流,以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将历代有影响的事例加以述评,从中阐发出诚信道德的价值。第二,是对当今中国诚信的现状和表现进行分析,从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政府城乡建设、企业城信建设、法律诚信建设、教育诚信建设等多视角阐释诚信道德的现代价值。
三、作者的主要观点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找到许多有价值的值得我们继承
3
f和发扬光大的内容,既可以用以教育公民,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可以从中找到对现代社会有着启示意义的很多内容。同时要能将其运用到与我们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行为规范中去,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规范我国公民的诚信道德行为,促进我国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促进我国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法律诚信,教育诚信等各方面、各行业的诚信建设,从而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四、喜欢的段落
以信用人,不欺不疑,不仅有许多思想家、政治家、进行过阐述,一些贤明的君主、明智的政治家还把信道德实施于治国之道,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诚信”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涵,主要指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人若有信,就是一个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说到做到、言而有信、鄙弃虚伪、堂堂正正的人。“诚信”凝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