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构建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整合社会意识。因此,在国家层面,把文明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不仅顺应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要求,更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内在趋势与根本要求,符合全体中国人寻求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把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要构建的文明国家的社会主义特质有着清醒的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识,随着实践的推进,对社会主义文明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首先,在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组成部分,二者必须比翼齐飞。1979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观点,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任务。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建设有别于西方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整合功能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性质作为价值理念,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的文明,其应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既是时代的、科学的,也是民族的、大众的。特别是社会主义文明充分重视生态环境在社会存在理论中的作用和地位,大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是对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补充和完善。这种文明,是有别于西方现代文明的。近代以来,西方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