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文明
作者:郑建来源:《前线》2015年第09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世界历史进程的时代要求、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决定着社会主义文明的深刻内涵以及构建路径。把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传承。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领域成就卓越,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更是人类历史上的杰出成果万里长城、大运河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思想文化领域,除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多彩。中华古代文明影响着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方面,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文化思想体系则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同时,中华古代文明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人类的发展中将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承。把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世界历史进程发出的时代要求,但更大程度上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趋势与根本要求。16世纪至19世纪初,在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迭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和发展。由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再加上科技和航海交通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所谓的文明中来,“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样,资本主义的发展就逐步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也使西方工业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向。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里,都同时并存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社会要想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长治久安,必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