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1心理学:P1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P18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高等教育心理学(P18):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4动机(P29)是指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动机所引起的。5学习动机(P30)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6陈述性知识(P45):是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7程序性知识(P45):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相当于平时所说的技能。
f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9知觉(P46):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10.观察(P46):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11.记忆:(P51:是一个人过去经历的事物或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12.思维(P60):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13.元认知(P65):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14.定势(P76):是指心理的一种准备状态。15.创造思维:(P79):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6.注意(P87):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17.个性(P100):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形式形成的稳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8.能力(P104):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f19.气质(P118):是人的心理活动全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20.性格(P122):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21.品德(P132):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体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22.群体(P153):又称团体,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和心理依附关系。23.心理健康(P183):是指个人心理处于正常、积极的状态,并同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简答题:(根据情况答,空大小答,划线的部分必答)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将P5图背下来)心理学上一般把人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