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WTO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改革
作者:杨殿龙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督管理是任何政府当局都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难题,如何加强和提高对金融机构准入、经营和退出各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其有效性,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监管体系始终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大量鲜明的实例,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分三部阐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和对策。首先,本文就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从金融法规的建设、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整、监管队伍的部署、监管队伍的开放四个方面说明我国的监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指出,从实践运作中看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新旧矛盾纠缠不清,加强金融监管步履维艰,详细分述了存在的矛盾和缺陷。其次,本文在如何解决问题方面,不惜笔墨,认为加强金融监管建设,不是对目前的监管不足之处进行小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完善,用较大篇幅说明应从何处入手。最后,本文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内外部的环境建设提出中肯建议:要想使金融监管得到更好的完善,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现状和WTO的要求,建设我国金融的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总之,本文用通俗易懂的文笔,描绘了一幅原为抽象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图画,相信会令读者信服并对我国的金融改革有所收益。主题词: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革一、绪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强金融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逐步加强,金融监管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改革只是刚刚进步,在各个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诸多矛盾。因此,客观而详尽的分析当前金融监督体系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监管的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金融监督体系,又称监管体系,是指一国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对商业、专业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进行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制度、机构和组织,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在我国行使监管职权的机关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其中,人民银行是监管体系中的主体。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负责制定国家金融政策、货币发行,代表国家行使对商业银行、国内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力。完善的金融监督体系对国家经济发展、降低失业率、抑制通货膨胀、完善出口创汇、增强国际收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降低和减少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制止、杜绝高息揽储存账外经营,其他非法违规违章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