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及其传承
作者:张立平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11期
摘要:本文立足我国传统文化当前面临的困境,提出在中国人处于精神文化空虚的状态下,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提出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处于大规模地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许多宝贵的、为中国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诸如科学技术、市场理性、法制精神、个性发展、创新智慧等等,我们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纳。同时,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等。而目前的中国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的物质消费主义思想。
在中国,到咖啡馆喝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在西方国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饭;“哈韩”现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认为是时尚潮流。这种影响还表现在艺术追求方面,年轻人爱寻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戏。他们喜欢美国大片,导致中国名导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来拍电影,追求宏大场面,而不追求实际内涵。酒吧摇滚乐近年特别流行,歌手边喝酒边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龄,一律疯狂。
由此,审美距离和心理距离消蚀,艺术变得越来越粗俗和越来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众趣味、时尚趣味的彻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赏,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艺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圈子内的人才能理解的东西。
当社会快速发展时,很多人表现出心态失衡、浮躁。这种没有含金量、没有内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满足了人们一时的需要。大家极端地追求物质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撑。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有经济学家调查发现,在全世界,东南亚人的幸福感最低。这其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虚、幸福指数下降,失去了主流价值观,一些人的道德开始滑坡。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人没有正义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恶现象的面前一个又一个地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领着社会价值观。“超女”、恶搞等现象是当代经济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畸形嬗变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传统道德被边缘化,社会就会陷入价值失调和道德焦虑。
据了解,在美国,很多人一周都要义务工作四个小时,去小学、养老院等地方做义工。在发达国家,道德观念、信用制度、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