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3、朗读课文r
第二课时r
目的:运用各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r
一、导入r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r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r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r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r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r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r
3、指导朗读。r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r
出示投影片:r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r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r
5、四人小组练读。r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r
6、指名练读。r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r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r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r
3、齐读r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r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r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r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r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r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r
小孩子()地说:“刚才。”r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r
小孩子()地说:“是。”r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r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r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r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r
(714)r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r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r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r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r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r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r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