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本为准。
9)当上述规范和标准对某些设备和专用材料不适用时,经需方确认后,可采用有关的标准和生产厂的标准。
f1m3h反渗透水处理设计方案
二、择制水处理方案说明
根据原水水质为城市自来水及生产用水要求,对原水进行处理的主要任务是除盐,常用的除盐方法有反渗透、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等,本工艺采用一级反渗透。反渗透与其它脱盐过程一样,其进水必须是经过预处理的。预处理的目的通常是消除影响膜污染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微溶盐沉淀的污垢、金属氧化物污染、胶体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由于用户没有提供原水水质报告,故无法计算一级反渗透水的回收率在70时,La
gtlier饱和指数是否小于0,反渗透膜浓水侧中是否不发生微溶盐沉淀,故预处理工艺中设置了阻垢剂投加装置。淤泥密度指数(SDI)是胶体浓度的一种量度。城市自来水中浊度虽然不高(通常的浊度是水中悬浮固体粒子大小、形状和浓度的量度。城市自来水中浊度与胶体污染无恒定的关系,因此,SDI与浊度无对应关系)能基本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但SDI必须经测定后方能确定,由膜的胶体污染与SDI之间的经验关系得出,为使膜组件的污染降至最低程度,从而使组件或装置有长期稳定的性能,对其进水SDI的值必须4或5。通常经市政处理的自来水的SDI6。因此原水需进一步处理才能满足反渗透的进水要求,所以预处理工艺中首先设置了絮凝剂的投加装置。投药后使原水中胶体颗粒双电层压缩(脱稳)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絮凝聚凝的絮粒,其粒径一般在10~50μ之间,由过滤器或细过滤器除去,这样可使SDI降至满意的效果;一般经市政处理的自来水管网未梢余氯不应低于005mgl这样完全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工艺中不考虑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但对于以聚酰胺为膜材料的复合膜耐氯性很差,须在保安过滤器前以活性炭(或)亚硫酸氢钠脱氯,防止这一氧化剂对膜的毁坏。故预处理工艺中设置了活性炭过滤器。原水经上述预处理后方能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
一级反渗透出水水质能符合工艺用水要求。温度对反渗透膜元件的影响需要说明的:膜的透水速度随着原水温度的提高或降低而增加或减少,因此膜的原水温度常控制在15~35℃之间,若用户不具备该温度的原水则预处理前应设置热交换器,以利于反渗透装置的正常运行。
f1m3h反渗透水处理设计方案
序号12345678910
RO进水要求(附表)项目浊度(度)色度(度)污染指数FI值温度(℃)化学耗氧量(以O2计)游离氯(mgL)铁(总铁计mgL)锰(mg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