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一是建立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财政收入的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健全有关文化各类专项资金和基金,逐步扩大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二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改革发展的突出任务,是党委政府保障文化民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职责。目前,这项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投入相对不足,杭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不少方面还明显落后于其他兄弟城市。为了加快推进我市的城乡文化统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建议市、区县(市)两级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
f项资金。(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参与作用,共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合力。同时,应加强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出台系列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从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力量公同兴办公共文化事业的新格局。(五)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利用率。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布局上应重点考虑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交通便利和可及半径等因素,按“十五分钟文化圈”要求,尽可能形成合理的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重点建设一批与杭州城市性质相匹配、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市本级重点抓好杭州市群文中心和非遗中心、杭州市艺术馆、杭州市广电监测中心、杭州市艺校迁建、杭州图书馆浣纱路老馆改造、杭州少儿图书馆改造、杭州美术馆、杭州版权保护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杭州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核心区、杭州文艺创作交流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争取在有足够人流和消费基础的城市核心区域、城市副中心,或政府政策的优先倾斜发展区,率先建设12个城市文化综合体,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功能集聚和辐射的示范区。加强调研、统筹规划,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同时,盘活存量,整合资源,提高区域内现有文化设施对市民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