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科技之冬”、科技宣传周、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科技特派员、技术骨干深入到各乡、村,轮回开展畜牧科技培训工作,向广大农牧民推广畜禽科学饲养管理、动物免疫、人工受精、“三贮一化”等畜牧科技实用技术,提高农牧民的科学养殖水平。今年共举办畜牧科技培训讲座30场(次),培训人数达8000人(次),散发动物防疫宣传、草原防火、生鲜乳质量安全等科技资料2万余份。三、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关注民生,(一)全面加快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在顺利完成2009年420户牧民定居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牧民定居宣传工作,转变牧民思想观念,强化措施,严抓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全面完成了2010年牧民定居任务。今年结合抗震安居工程、辽宁援建,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889万元,完成牧民定居房474座,完成任务的1185,完成暖圈415座,完成任务的10375;配套落实饲草料地237万亩,完成任务的1185。目前,全市已累计定居牧民2644户(其中高标准定居1565户,定居与半定居1079户)牧民定居总完成比例976。,(二)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在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自治区对2007年和2008年天然草原
7
f退牧还草项目验收的基础上,顺利实施了投资1810万元的2009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已建设围栏225公里,改扩建人工草料地2万亩,已完成滴灌6423亩,打井配套7眼,制作大型宣传牌2座。计划2011年4月底全部完工。同时,投资2480万元的2010年退牧还草工程,已完成70万亩草场围栏的前期勘测工作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设计工作。自2007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共完成围栏面积195万亩,受益户2296户,6701人,退牧牲畜达123万头(只);新建人工草料地56万亩,发放饲料粮补助2125万元,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有效解决了退牧牲畜饲草料不足的矛盾,实现人、畜、草和谐发展。(三)积极组织机械化转场工作结合春季灾情及转场实际,为切实减少因传统转场牲畜受损严重问题,我们积极协调人员和车辆全面组织牲畜机械化转场工作,并认真筹备转场物资,合理制定转场路线,安排兽医技术人员跟车转场,及时对每户机械化转场的牧民给予1000元的转场补贴,顺利完成了牲畜春季转场。同时,于4月中旬在齐巴尔吉迭社区成功召开了自治区北疆片区牲畜机械化转场现场会。秋季我们本着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的原则,积极宣传、做好牲畜转场工作的安排部署,从而使我市放牧牲畜全部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