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将导致供应商破产。诸多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目前的工商关系不断恶化。2.大量的产品质量问题国内超市连锁企业,包括内资连锁超市和外资连锁超市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相当严重。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越来越严格。2003年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起的,依托14家大型连锁企业,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的“市顾客行为趋势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SARS之后,人民将品安全和绿色食品标志可靠列为在超市购物时的第一要素。近几年,超市竞争中低价格被视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价格大战愈演愈烈,造成了个别超市企业过分追求低价格,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掌控,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时有发生。以2005年为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1月份,以福临门、金龙鱼为代食用油在卫生部的监测中显露出卫生不达标;2月份,亨氏食品中发现苏丹红,产生连锁反应;3月份,美国琼森产品因含有对婴儿有害的矿物质和化学成分遭质疑;4月份,立顿速溶茶含氟量超标引起广泛关注;5月份,雀巢婴儿奶粉碘超标被媒体曝光;6月份,光明牛奶被指回收牛奶黑幕;十月份的有毒保鲜膜问题。这些主要通过超市销售的商品频频发生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暴露了超市连锁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政府的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缺货问题严重
f商品缺货不仅影晌连锁超市的销售业绩,更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商店忠诚。罗兰贝格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03年9月联合对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五家企业的12家大卖场展开的缺货调查报告显示,连锁零售企业商品缺货状况会引发消费者各种反应,最终导致零售企业的销售损失,48%的人会选择购买同一品种的替代品,15%的人不再购买,31%的顾客会到另一家店购买时再实施消费者行为,顾客的转率是37%。在美国,遇到同种情况,615%的顾客会选择同种商品的替代品,21的顾客不再购买,148%的顾客会到另一家再购买,转店率为179%。这就意味缺货的情况下,中国的超市将比美国损失更多的顾客。美国的平均市场缺货率为74%,而我国的超市平均缺货率在10%左右,报告还显示中国连锁超市企业每年因缺货造成的损失达830亿元人民币之多。
本文的资料主要是通过网络检索。如研究对象的网站、中国连锁协会网站、第三方物流网等。以及国内外报纸、期刊,如《商业时代》《科研管理》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折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