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周伟峰曹均学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0期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几个问题: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够;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引起巨额负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行制度改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也保持着良好的态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深刻理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于今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第一,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35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358,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亿多。
第二,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人们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水平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扩大了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1
第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力。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很大进展,2012年,全面开放了农民进入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政策和工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享受的公共服务得到改善。城乡征用土地制度改革稳定推进,土地补偿和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权益保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我国城镇化尤其是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