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的描述,指出零部件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零部件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对零部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标签:
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F2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是零部件快速发展的高峰时期。在此期间,汽车整车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75,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682高出行业水平三分之一以上。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0年以后,小轿车也开始大举进入家庭,促使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2003年,轿车销售1971万辆,占汽车总销售4444万辆的443。整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整车的生产企业调整与零部件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约2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8000家。随着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也拥有了庞大的市场空间。但也应看到在如此庞大的生产消费潜力背后,我国的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实力依然偏弱。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本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那么如何利用全球资源进行调整升级,在整个行业中脱颖而出,中国零部件产业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21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差,投入不足
众所周知,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汽车强国中存在的“短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时间比整车企业要短很多,整体研发能力差,导致自主品牌较少,所带来的升级问题很难解决。2007年,全国7000多家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约49亿元人民币,仅占销售收入的066。据英国劳工部的统计,从2007年到2008年,博世零部件研发投入约26亿英镑,约合中国零部件研发投入的7倍。企业普遍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人才不足,社会缺乏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导致竞争力弱,严重制约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f22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不到8000家。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人民币,分摊到每家产值仅有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规模效应。此外,由于力量分散,整体优势也难以显现。汽车零部件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