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掌握两种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个模块的知识:即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具体来说,一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理论、原则;二要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
f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生活问题、人生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3)素质目标(重点,体现特色)
民办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更要培养道德素质高尚,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公民。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区分层次和对象的,在民办高职,《基础》课主要要培养学生“自爱自律、互爱互助、关爱包容、博爱报国”的“四爱”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关爱社会、报效国家的品德素质,解决好成才先成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与其它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因此,对老师来讲,要格外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认真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学生来说,则要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程设计:体现出金肯特点:满足民办高职学生的需要。
1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按照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采取“重点讲授,自学辅助,德技互溶,实
践强化”的教学原则,将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及第二课堂教育
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教学内容的选取及依据按照“自爱自律、互爱互助、关爱包容、博爱报国”的递进内容,把思想政
治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
内容作结构上的整合,遵循认识升华的渐进次序,分模块、分时段实施教育,以
实现教育内容上的一体化。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尝试,把内容整合为“大学篇”、
“人生篇”、“道德篇”、“法律篇”、“爱国篇”5大模块。同时对现在的理
论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在“大学篇”中,充实“三成”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健康
成长、全面成才、自信成功;在“人生篇”中,纳入“三生”教育内容,启迪学
生珍惜生命、认识生存、学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