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展会营销攻略
作者:刘建恒王孟龙高振凤来源:《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9年第14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展会经济迅速成长、发展、成熟的30年,大型、成熟、持续举办的展会,往往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会展的持续成功举办,也与当地政府的努力息息相关。会展经济之所以备受重视,是与其强大的连带效应分不开的。
政经交融,人文互动,一个优质展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是1∶9的关系,展会收益10元,其带动的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产业的收入将有90元之多。不仅如此,展会在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彰显了地方执政者的高瞻远瞩,深交会、广交会、世博会、大连服装博览会等都成了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的标杆,因此也越发让政府层面重视会展业的龙头效应。
每个展会都有不同特色和资源,有的双管齐下、会展互动;有的以会促展、彰显高端;有的以展促会,凸现专业;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展会经济的不同形式,彼此难以借鉴,这成了会展经济的痼疾。
有没有规律可循如何把握会展经济的神韵笔者以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将6年来服务一些大大小小展会,“诱惑”高质量客商的心得体会逐一揭秘,以飨读者。
中国东盟博览会:扬长避短纲举目张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诞生之日,虽然“政治”地位和气势有足够的影响力,但其他方面并不占优势:
第一,产业链配套不够完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形成了五个各有特色的会展经济产业带,这种会展经济产业链的完善不仅仅提升了会展档次,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品牌影响力。而中国东盟博览会不在会展经济带之内,产业链配套也不完善。
第二,经济效应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一衣带水、华人数量占全球最大比重的东盟各国,是最适合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区域。而现状却是中国企业花费大力气去欧美做市场,大多出力不落“好”。中国和东盟各国推出诸多零关税政策,贸易环境非常好,但这些情况,企业知者寥寥,对中国企业来说,东盟市场可谓是一片不为众人所知的大好市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东盟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导致某些本土企业的短视:“和几个穷人谈发财,这不是做梦吗”此种心态,让一个从没有穿过“鞋”的市场成为自身的空白。孰不知,日本的索尼电器、雅马哈摩托等产品在这些国家的中高端市场,已被顶礼膜拜。
先天的不足并没有扼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八桂壮乡,得天独厚的地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