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实验五:“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实验过程:①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③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溶解过程胶水醋酒精食用油怎样进入到水中先沉入水底并蜷缩在底部直接与水混合直接与水混合浮在水面上在水中怎样扩散缓慢扩散扩散较快扩散较快不扩散是否溶解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