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术质量部、生产部、企管部组织的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5324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专业性或综合性隐患排查;533事故隐患排查周期5331一线作业人员每班至少进行三次检查,即:班前、班中及班后岗位隐患排查,班组长每班至少进行一次隐患排查;5332安全员、当班维修人员、车间主任每班一次对生产现场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5333安全科、技术科、生产科每周开展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5334安全管理部、生产部、技术质量部、企管部每月开展一次系统性的隐患排查(可进行联合排查);5335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的隐患排查;
5
f5336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对设备、电气与通讯、消防、采暖与通风、自动控制、防静电与防雷、视频监控、门禁系统、作业场所、运输与储存、试验、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的安全评估;5337当本公司获知相关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及异常事件时,安全生产管理委员及时组织专项隐患排查。534隐患判定原则5341一般事故隐患的判定由部门组织人员依据一般隐患的特征进行判定。5342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由总经理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判定。54隐患治理541隐患治理原则
a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重点处理、动态处理、综合处理的原则。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b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c对于可能引发的垮塌、泥石流、滑坡、雷击、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
6
f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公司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等防范措施,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d对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安全隐患,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e经判定为重大隐患的应立即向负有民爆安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