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消防工程师网上辅导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论述对处于设计阶段的目标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常采用的方法答:火灾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风险分析,是安全评估的一种方法。是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火灾风险类别、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火灾危险性。(一)分析步骤和分级1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相似区域火灾事故发生情况;2辨识、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危险源的确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和实况调查或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进行;3研究危险源转化为火灾事故的触发条件;4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的目的是确定危险程度,指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危险等级可分为以下四个级别:Ⅰ级:安全的(可忽视的)。它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Ⅱ级:临界的。可能降低整体安全等级,但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能通过采取有效消防措施消除和控制火灾危险的发生。Ⅲ级:危险的。在现有消防装备条件下,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Ⅳ级:破坏性的(灾难性的)。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二)辨识危险性1直接火灾当可燃物质和氧气共存时,遇到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这是大家所熟知的,称作直接火灾。但是应该注意某些物质发生直接火灾的可能性,如各类粉尘,包括有机塑料粉尘,染料粉尘,某些金属如铁、铝等粉尘,煤尘及谷物粉尘等,它们能和空气充分结合,有些还有吸附空气的能力,特别是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爆炸,产生严重后果。在石油和易燃液体加工过程中,液体本身很少和空气接触。但应该注意到某些设备创造了易燃液体必须和空气接触的条件,如贮罐的呼吸阀,当环境温度高时(中午时)排出多余的蒸气,环境温度低时(夜间或雨后),则又吸入周围的空气,因而就会在贮罐空间形成爆炸性的气体,遇到火花或静电就会发生爆炸。2间接火灾间接火灾系指受到外力破坏引起本身发生火灾的情况,如设备或其他容器遭受外来事故的波及,易燃物质外泄,遇火源发生事故。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设备之间、装置之间、工厂之间的间距,就是要避免间接火灾的影响。3自动反应有些化学物质本身带有含氧分子团,不需外部供氧就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炸药、过氧化物等,性质极不稳定,遇到冲击震动或其他刺激因素,就能发生火灾爆炸。另外,有一些化合物本身能聚合(不饱合烃类)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