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早读学案
一诗歌浅赏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招兵问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问题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使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使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宜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问题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诗歌浅译:秋斋独宿山月皎洁一如眼前蜡,秋风瑟瑟不时吹动房外竹。栖息的鸟儿半
夜惊寒当空叫,窗户下静卧闲思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凄冷的烛火浸没在快要燃尽的蜡烛,绵绵的秋雨敲打在竹林深处。
夜雨阵阵鸟儿难耐不时惨声叫,枝头湿寒身体打颤鸟儿难安宿。
二古文积累治国犹栽树原文(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
f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重点字词:黩堪目稔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1.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解析: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对事不同等看待。这里应用“顾此失彼”才贴切。2.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解析:付之一笑:一笑了之,形容毫不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