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提高小学生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小学生口算是教学计算的基础,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为笔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看法。
一、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新课标中,对口算有几种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标标准的需求进行训练。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主要在一、二年级,因此加强口算训练低年级尤为重要。但中、高年级仍然要坚持天天练,否则口算能力会下降。要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就必须让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做到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老师可利用口算片和口算表,让学生做“对口令”、“找朋友”“给小动物找家”等游戏。高年级的同学可以把口算作为一项基础训练,每节课都有一定的口算内容。如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后,可出示“280的四分之一是多少?”“200米的五分之一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算理,又进行了口算训练。
二、知识迁移,掌握方法。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教师应该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43060时,可以先用数的组成知识,通过演示及学生操作,使他们感受几十和几十的合并,并能看到43060的计算过程,先算306090,再算40090490。这样把几百几十的加减转化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整十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为了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位数的意义及组成这一知识迁移到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口算中,以十为单位进行计算,既让学生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因材施教。
在进行口算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如果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有的学生会精力过盛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完不成任务而失去练习的信心。因此,口算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家校结合。
家校结合的教育才是走向了真正的教育,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映能力,在饭前、饭后的闲谈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家长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让孩子与父母外出
f购物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