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肌肉阻滞增强,氨基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与强效利尿药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也可影响抗生素疗效。5抗菌药物监测与最佳给药方案51抗菌药物监测的指标:
f511最低抑菌浓度(MIC)监测,保证用药有效性。512联合药敏试验,以制定两种或多种药物联用后,属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的相互作用。513血清杀菌效价(SBA)这一指标可反映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的综合指标。峰时≥1:8,或谷时≥1:1,临床可获较好的疗效。514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一段时间抑制的效应。以上工作为临床制定最佳给药方案,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52最佳给药方案:成功的抗生素治疗,还必须了解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和规律,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许多专家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方法,氨基甙类国外主张每日一次大剂量给药比多次小剂量用药副作用明显下降。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有目的的选择抗菌药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MIC水平及减少外用等,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还要强调一点,要考虑药学经济学,即医疗费用问题,做到治病的前提下,选价格低的药物,减轻社会和病人负担。6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6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可致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6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63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血胆红素值升高。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类和抗肿瘤抗生素引起肝脏损害。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64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6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临床较多见,以β-内酰胺类、链霉素、氯霉素为常见。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7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