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和谐校园基础
帮助当代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重塑自信心
作者张梦骄
高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肩负未来建设使命的大学生的摇篮高校的教育工作犹显重要。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其了解最深因此肩负着高校学生正确人生观确立、缓解心理压力及重塑自信心等此类重中之重的工作。以下是我作为高校辅导员在两年的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介绍
王某女我系2010级本科生。从学生工作角度看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集中爆发的过程如下
2011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11时许我接到了曾为我系做过心理健康讲座的思政部闫老师的深夜来电她说我系一女生情绪上出现异常反应但该生不愿自己的情况被我系老师和其他同学知晓于是经同寝室友开导及建议最终该生同意与闫老师联系寻求心理辅导。现在该生情绪已基本稳定但闫老师认为很有必要跟系里告知情况多方面关注该生思想状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赶忙向系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并听从领导指示及时与该生所在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取得联系侧面询问其日常的学习生活状态结果被询问者都说她是一个积极向上学习刻苦的好学
f生没有任何特殊情况。
次日即12月25号清晨我亲自与该生同寝及同班的若干同学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此次交流过程中我得知一惊人情况该生看似活泼大方积极乐观竟在昨天下午试图自杀至于自杀原因尚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同时一名同学提到该生与其提到每逢期末考试临近感觉需要复习的功课内容太多头脑反应不过来且家长的要求过于严格自身压力特别大。听到这里已基本得出该生出现此情况的一个原因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困境。
于是为能更加深入了解该生并找到本次突发状况的根本原因我又与其家长取得了电话联系结果证实该生在初中期间都有过因学习压力过大、缺乏自信心而寻求自杀的类似情况也因此几次改名、转校。
二、解决方案
经过院系的领导老师商议针对该生此次突发状况我系决定成立一个“阳光小组”考虑到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该生状态小组成员被确定为与其每日接触的同寝5名同学及该生所在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原则是在不暴露该生隐私的情况下尽全力更多的关爱这名“特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她的各种心理压力问题。
在学习上同寝5名同学每天会轮流陪同该生上下课防止该生独处或因消极情绪旷课待在寝室胡思乱想。晚自习与其一同
f探讨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下复习功课减轻考试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