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一天晒它,十天冻它,也没有能够再生长的。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三、内容理解1、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述了关于学习的哪些道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岁称,六十岁称。另外,七十岁称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四十岁称;八十岁称,五十;耄耋”。
(màodié)则是指3、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是个成语。(1)(2)
(3)
(4)
4、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书籍、文章等,因而这句话也改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请举一两个事例来论证这句话。
四、常识填空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本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介绍。孔子:孟子:《论语》:《孟子》五、知识拓展孟子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但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中,“仁人”处处被骗,时时受欺,几乎寸步难行。针对此,你怎样理解这个“仁”字?(字数不少于50字)
《潍县署中寄舍弟第一书》潍县署中寄舍弟第一书》
f【阅读指南】1、郑燮曾任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绅罢官,客居扬州,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善画兰竹,尤工书画,又工诗,世称其“诗、书、画”三绝。所作家书,十分有名,在治家、做人、处事等方面均给人以有益的启示。2、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第一段,作者便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表明了鲜明的态度。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究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正的道理。第三段,作者进一步论述“过目成诵”的另一个弊端“无所不诵”:不辨真伪精粗,一概成诵,结果只能成为“臭油坏酱悉贮其中”的“破烂橱柜”,论证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令读者的认识又深一层。【模拟检测】一、词语解释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行拂乱其所为为一说,使与书俱3、愈研愈入匈奴大入边5、虽生之安行之圣欣然起行7、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老吏史苦之之二、句子解释1、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千百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