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书衣被夺
王献之是东晋时的书法家,他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的字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争抢。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精明的年轻人知道王献之喜爱在洁白的衣服上写字,就特地做了一件雪白的缥纱长衣裳。一天,他就穿着这件长衣裳去拜访王献之。王献之见了他,看到他穿的一身白衣衫,顿时书兴大发,立即抓起笔,在他的纱襟上写了楷书,然后又写了草书、行书等各种书体,连他的两只袖子和袖口的绲gǔ
边上也都写满了字。年轻人察觉站在献之身旁的人要来抢夺,急忙抄着衣襟往外跑,几个人果然追了出来,你抢我夺,没多久,就把他的衣裳扯裂成了许多碎片,这位精明的年轻人最后只留下了一只袖子。
王献之新裙作书
王献之一生爱好书法,尤其喜欢在洁白的衣服上写字。有个叫羊欣的官员,他在十五六岁时,书法已经写得很有意趣了。当时任吴兴太守的王献之也早就想会见会见他了。有一天,王献之路过乌程县城,特地去拜访羊欣。当王献之跨进书房时,正赶上羊欣在睡午觉。当王献之看见羊欣身上穿着崭新的白绢裙时,不禁来了书兴。他没有叫醒羊欣,而是不声不响地在羊欣衣服上挥笔写字,写着写着,最后连裙幅、衣带上都写满了字。当羊欣一觉醒来时,看见自己身上写满了字,不禁惊讶万分,等到问家人,得知是王献之写的字,顿时又高兴起来,他立即叫人把这件裙服当作珍品保存起来。后来,羊欣还特意把这件裙服奉献给了朝廷,使得王献之的字得以流传、发扬。
王献之劝父改体
王献之才开始学书法,老师就是他自己的父亲王羲之,后来他又跟张芝学了一段时间。他对各种字体都很精通,尤其擅长写草书和行书。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与父亲交流说,传统的章草气势不够宏阔、潇逸,过于死板,他经过深入研究书法的奥妙,探索到了今草纵横不羁jī的意趣,最后他还以书无定法、万事贵在变化为由,劝父亲改变书体。
勤奋学书的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人们都尊称他为“王大令”。他自幼喜好读书,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天,他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父亲王羲之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口大缸说:“你呀,写完这样的八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于是他天天照着父亲的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