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考微写作研究
作者:蔡方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5年第02期
2013年12月,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向社会公布,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将一分为二,增加字数在150字到200字的微写作,并首次明确“微写作”占10分。一时之间“微写作”这个新鲜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对微写作的认识
1产生“微写作”的土壤
首先看学生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学生45分钟内要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学生们拿到作文题以后,他们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写什么啊?”“怎么写啊?”。因为缺乏观察思考和积累素材的习惯,老师给的作文题又通常不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所以他们看到作文题以后往往只能联想起一个简单的画面,要用不少于500字的篇幅在规定时间内把这幅简单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对于多一些学生而言实属不易。
其次再看教师的教学实际。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比较随意,那些缺乏方向感的教师就只能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从选材到立意,从布局到语言,老师们提供各种技巧、各种模板,试图能以此帮助学生应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写出符合“评分标准”的规范作文。按照“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一个学年至少要写14篇大作文和1万字的练笔,如果这些作文和练笔都要求学生板起面孔,像写考场作文一样完成,除了老师批阅后能得到几句评语或者一个分数,学生通常不会认为这是有意思的事情。结果就是“一方面学校单一的文章训练难以满足生活中丰富多样的语言交际的需要,另一方面训练结果的单一也造成了写作课堂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单一”。1
再次,从考试评价机制看,考场作文一方面存在文体、审题、表达等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阅卷老师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会不自觉地偏爱那些一眼能看懂的、文体清晰、主题鲜明、语言精美的作文。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甚至在期刊上发表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得不到高分有些老师一再叮嘱学生,考场作文不要刻意求新,求“稳”最重要。因此,那些“文艺范儿”不足的学生不容易从考试中获得成就感。
2什么是“微写作”
对于这个新名词,各家的解释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微写作,指的是阅读写作中的即时性写作,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类似于网络里的“微博”。虽然各家的定义不同,但微写作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上至政府部门、名人明星、网站媒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体,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