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与木偶均是泉州的宝贵文化遗产,南音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南音与木偶频频登上国际舞台,向国外友人展示泉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南音根植于闽南大地,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研究南音音乐对于促进海峡两岸及福建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木偶剧团也在积极推行世界巡演计划,逐步打开国际市场,赢得了国际声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示了泉州的多元文化,也表达了今天的泉州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交流的美好愿望。3、经贸交流泉州与西方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经贸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当时阿拉伯地区的各种香料、药物和珍稀宝贝从泉州入境输入中国,而丝绸、瓷器、茶叶等也从泉州输出的阿拉伯地区并运往世界各地。
f31丝稠泉州各县“广植农桑”,养蚕织丝,民间普遍生产的丝绸锦缎,可与盛产丝绸历史悠久的江浙、川蜀相媲美。如今传统丝织业久已消歇,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石狮出口服装企业直接到国外市场拿单的意识逐步增强,一些有实力的骨干出口企业开始探索性地在国外城市设立办事窗口。2009年1月至10月,石狮市具有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110家企业出口额达135亿元,全市企业自营出口58573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石狮市跃然成为全国著名的服装市场,晋江市服装大量外销亦可视为古代丝绸之风重新焕发的青春风采。32瓷器“南国瓷都”的德化县,是我国古代外销瓷的一个重要基地。全县80企业是出口型企业,通过因公渠道拿回订单每年有数亿件陶瓷品销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09年出口日用陶瓷3353批,货值605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634和4638,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创历史新纪录。33茶叶闽南种茶相传已逾千年,北宋时泉州府七县都种茶,茶叶也是刺桐港的大宗外销产品之一。安溪、永春、南安等县市广开茶园,建立设备先进的茶叶加工厂,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大量出口创汇。近年来,茶都安溪成功举办了“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铁观音乌龙茶节”活动,2001年举办了“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2002年和2003年又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2004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这些活动对于茶产业的开发以及茶叶的出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4石材丝绸、瓷器与茶叶是从海上丝绸之路沿袭下来的出口产品,南安石材是比较新兴的
f产业。目前南安已成为国内最大石材进出口基地,石材大量输出至中东。近几年,面对全球经济寒流,通过到出口国投资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