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模化种植猪苓的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体规划提要
一、项目区概况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出现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二、产业类型与配置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种植有零星天麻、猪苓等作物,规模不大。由于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家家户户都喂有少量的鸡、猪,供自己食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三、科技建设状况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四、组织机制主要实施者:当地农民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菌种和猪苓种子,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
f理提出准备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