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国画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孩子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通过国画的教学活动,使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作的信心。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会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一、树的画法二、山石的画法三、房屋小桥船只的画法四、人物的画法五、山水画创作六、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各种自然景色。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教学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
第1页共5页
f水画构图。
第一课时:树的画法
教学流程:一:欣赏导入1、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杈越分越细。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第2页共5页
f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
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