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战乱,国破家亡,政治腐败,都可能把许多人由异地逼往三楼或由
f三楼逼往异地,他们登楼感慨,非止一端,这也是可以使人认识历史的。因此,三楼诗文是历史的一面曲折的镜子。以宋史为例,处在内忧外患中的赵宋统治集团,党派斗争一直接连不断,不论哪一派得势,都竭尽全力打击和排挤另一派。北宋时的范仲淹、滕子京、黄庭坚等,都是在政治斗争中遭贬在外而与三楼结缘的。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云:“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作,特为酸楚。腾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其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因此,范仲淹才在《岳阳楼记》中劝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当“○4,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是一个三次遭贬的人物,他的这些话,与
其说是写来劝导滕子京的,还不如说是他自身经验的总结。黄庭坚也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排挤的人物。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以修史中伤罪被贬黔州(今四川彭水),又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东归,经岳阳,作《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大有死里逃生之感,表现了北宋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残酷。三楼诗文同其他中国文学作品一样,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寓兴亡感慨于山水图画之中,寄优乐情怀于天地万物之间,这就是三楼诗文的历史价值,也是中国文学宝贵的民族传。三楼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不但涉及诗文,也涉及传说、戏曲和小说,尽管后三者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同诗文相比,但它较为全面地说明了三楼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它们时代相传,屡废屡兴,至今,振奋民族精神,绝不是偶然的。(取材于陈裕祯《中国文化要略》,有删改)1、阅读第(一)节,回答问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经过碧波浩淼的三楼胜地,人们自然会驻足停留,登临览胜。B在繁荣富足的天地,生长出长盛不衰的文化之树理所当然。C三国时期,长江两岸地区曾经展开过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D触景生情,登楼感赋,这一文学传统出现在我国先秦时期。2文章分别从,,,等四方面说明了有关三楼的诗文
之所以兴盛的原因。(每空4字以内)(4分)2、阅读第(二)节,回答问题。(1)请在○1○4处,填写相应的诗文。(4分)(2)结合文章,分条概述三楼诗文的美学价值。(6分)
f3、阅读第(三)节,结合(一)(二)节,回答问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A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