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留学巴黎(2课时)
课型:主读课文
上课日期:2013917
姓名:周亚男
单位:滕南中学
f留学巴黎2课时课前预习1、自主阅读,积累掌握生字词。,2、疏通文意,收集有关作者情况。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3、学习作者刻苦求学的精神。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概括内容,初步感知。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3细致探究,探讨文章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初识冼星海多媒体出示一组材料:材料一:冼星海: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禹,生于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的家庭。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材料二:冼星海热爱音乐,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戏谑地称为他“宰鸡能手”,面对鄙夷,他咬牙坚持,从未动摇学习音乐的决心。冼星海热爱祖国和人民。为祖国谱曲成为天赋的使命。1938年,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军民进行曲》等一生中主要的音乐及文学作品。材料三: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今天听来仍然让人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当初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斗争。教师引言:看完这组材料,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冼星海的初步印象。提示:请用“从这组材料中,我知道冼星海”是什么人或怎么样说一句话指34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这组材料中,我们知道了冼星海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热爱音乐,热爱祖国和人民,他头上有着美丽的光环:人民音乐家。为了追求音乐之梦,他曾到巴黎留学,听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都对冼星海羡慕至极,能出国留学,那表示他一定有足够的才华,有足够的财力去接受进一步的深造。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就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再识冼星海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f(一)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1、指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本课的生字词。2、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概括内容的方法: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3、师生共同明确:文章记叙了冼星海在巴黎留学的经历。(二)研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共记叙了哪些事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