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论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扩展思维空间。2.明确最佳立意的标准,学习选取最佳角度立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和围绕题目作多角度分析思考。三、教学过程:(一)话题探讨: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更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没有思考就没有新的发现,就不能突破前人,就没有理性的升华,根据谈不上会有什么发现创造。
下面我们一起来温故知新,根据教材“话题探讨”中“滥竽充数”的例子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二)教学过程: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1、教学铺垫:什么是立论?
明人王夫之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必须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那么,如何开阔思路多角度立意呢?什么才是议论文的最佳立意呢?有什么标准呢?我们在写作中怎样确立最佳立意呢?2、教学板块一:天马行空,展开思维的翅膀。重在利用多向思维,研讨立论角度的多向性。
要求:阅读寓言《鲁人徙越》,你能从几个角度立论?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