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1学术职业操作知识的工具是教学与科研。学术职业以知识为材料,以教学和科研为手段所作出的努力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依据,是大学得以发展的关键支撑。2学术职业具有崇尚自由的精神气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以追求真理为主旨,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人类的进步和人的完善发展,自由探索真理为主旨。3学术职业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气质。高校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比常人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大的权力,也就意味着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2创造性决定教师有强烈的成就感3群体性决定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以内修为基础,通过自觉的、系统化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促进群体发展,进而成长为作为身份神圣、学术自由、组织自治、行为自律的以学术为也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形成完整的职业发展道路。(2)、形成专门的群体繁衍机制。(3)、形成建制化的专业组织。(4)、提出专业的服务承诺。(5)、形成专业伦理规范。(6)、专业价值的合法化。(7)、获得专业自治特权。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目标(1)、高校教师必须“知道该为什么而教”。(2)、高校教师必须“知道该教什么”。(3)、高校教师必须“知道该如何教”。(4)、高校教师必须“知道在何时教”。(5)、高校教师必须“知道在何地教”。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1教师群体自助互动型2专家介入型教师职业的发展理论:博勒教师关注阶段论:1、教学前关注。2、早期生存关注。3、教学情境关注。4、关注学生。叶澜以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标准,考察教师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伯顿教师发展阶段论1求生存阶段2调整阶段3成熟阶段。费斯勒教师生涯循环论1职前教育阶段2引导阶段3能力建立阶段4热情高涨的专业成长阶段5生涯挫折阶段6稳定和停滞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8生涯退出阶段。高校教师绩效评价1效能指标2职责指标3资格素质指标。坚持原则1指标体系的价值均衡原则2指标内涵的个性化原则3指标设计的公开性、公正性原则4指标划分的独立性、可操作性原则5指标调整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原则。学术晋升评审程序1提出申请2基层单位组织审核3学校评审委员会从各个学科挑选学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