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与珠峰顶正高的确定
郭春喜12,宁津生2,陈俊勇,王斌,陆洋,孙凤华
1.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3.国家测绘局,北京绘信息总站,陕西西安西安100830;4.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710054武汉
,3145
710054;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湖北武汉
430070;
430071;5.西安测
摘要:摘要:本文使用珠峰及其周边地区的重力数据与SRTM3、1:50000DEM、GTOPO30地形数据,以该地区的44个GPS水准点为控制,选择国内外的EGM96、WDM94、IGG05B、DQM2000D和CG03C作为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首次完成了珠峰地区分辨率为25×25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其精度达到±9cm,并据此推算了珠峰顶高程异常值。再利用登山线路上的新测重力点与珠峰地形数据,依据严格的重力归算理论及移去恢复技术,完成了珠峰顶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差值计算,即珠峰正常高与正高的换算。关键词:关键词:珠穆朗玛峰;地球重力场模型;均衡模型;似大地水准面;GPS水准;移去恢复技术
1
前言
所谓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海拔高程是指珠峰顶至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因此为了测定珠峰高程,必须确定作为高程基准面的珠峰地区的大地水准面。这是珠峰高程测量的一项主要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在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测量中,限于当时的技术、方法等各方面的条件和重力、地形、水准等大地测量数据极难获取,只能采用天文水准方法确定大地水准面,其精度和分辨率均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珠峰高程的最终精度。当然这种精度和当时珠峰三角高程测量的大地高精度是相当的。从1975年至2005年的30年中,现代测绘科技的迅速发展,确定地球重力场和精化大地水准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随之出现,珠峰地区的重力、地形、水准等大地测量数据也不断增多,因此在我国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中,依据GPS、水准、重力、数字地形等数据,采用现代的移去恢复技术,并同GPS水准相配合确定了珠峰地区的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大地水准面,为珠峰高程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准确的高程基准面,其精度同珠峰顶GPS测量的大地高精度相当。本文仅介绍珠峰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和珠峰正常高向正高转换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具体实现过程中有关问题的研究结果。
2
珠峰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理论和方法
依据珠峰地区加密重力点成果、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高阶次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及分布较合理、现势性强的GPS水准成果,采用在莫洛金斯基Molode
sky理论框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