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这样(公平公正),如果是评奖学金,就不能偏心,不能说谁贫困就评谁;选班干部,就要让学生去搞民主选举;不管是谁犯了错,都要批评和处分。只有大家都觉得公平公正了,就不会有抱怨和过激的行为,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尊重,学校的氛围才会健康,这样才能建设和谐校园。
点评:对于面试官给出的一些较正式、规范和严肃的命题,应聘者往往会掉入条条框框的“陷阱”,给出来的观点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套话”。但面试官想听到的不是这样的回答,而是希望应聘者“返璞归真”,将这些“僵硬”语句转化为生动而具体的例子,体现出你的实际应用能力。
反客为主:中心观点弱,次要观点篇幅大
J:有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认为“学风建设重在管理”,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F:因为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很重要的外在形象,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学风建设的管理。
6
f我所理解的优良学风包括具有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有较完整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学校也能为学生提供科学文化、社会实践和其它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状况也非常好。对于学风建设的管理,我觉得应该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S:作为一名在大学生活过七年的大学生,我赞成学风建设重在管理。学风建设包括校园学习氛围、学生管理规章、教育载体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我觉得要确保这些效果,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实施,有管理才能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学生打架、旷课等违纪需要管理;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需要管理;健全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也需要管理。
点评:应聘者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听清主考官问的题目,或者因为紧张而导致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这是一个致命的“自我伤害”。这名应聘者将回答的重点集中在“什么是”学风建设,而不是“重在管理”,以致反客为主。建议应聘者在回答问题时要认清问题的落脚点,就问题而说问题,以免本末倒置。
千篇一律:内容雷同,表达方式单一
J:辅导员岗位要求你在大学期间有非常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你能否举一件最难忘的事,以及其中的体会?
F:我在大学期间做过校排球协会的主席。记得那是2004年10月,我组织了学校首次新生男女混合排球赛。为了确定比赛时间、地点、对立双方等,我们做了很多很琐碎的工作。在所有的准备结束后,我和其他成员都松了一口气,认为万事俱备了。但后来还是出了很多乱子。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凡事都要做两手准备。(笔者注:后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