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
一、教学工作定义: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包括:授课(本科生、研究生)、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工作。二、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
X
6
i1
Xi
(教分)
(0)
公式中Xi为各类教学工作量,共分6类,计算方法如下:1、授课教学工作量X1(授课包括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出卷、阅卷及网上上报成绩)X1计划课时数K1K2其中:◆计划课时数:分学期任务书中的授课学时◆K1合班系数(最多不超过8个班)◆K2课程类别系数
表11本科合班系数K1(1)
班级数合班系数K1
110
215
319
422
524
626
727
828
本科生K1:每个班以25个学生计算,上课学生人数少于25人按照25人计算,不是25人整数倍时先计算整班,余额按线性内插公式计算,例如:某合班人数为89,则K1计算如下:除以25商3余1489K1192219)(14252068。
研究生K1:20人及以下,K1按12计算,超过20人后
f每增加4人K1加01。
表12课程类别系数(本科、研究生)K2课程类别系数K2新开课程11开设新课12双语课程11
新开课程指教师首次讲授学校已开设的课程。开设新课指教师讲授学校尚未开设过的课程。2、指导实验教学工作量X2(指导实验包括参与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讲义、指导实验、评阅实验报告)X2计划实验课时数K1K2
(2)
其中:◆计划实验课时数:分学期任务书中的实验课时数(包括上机实验)◆K1合班系数同表11中的K1◆K2同一实验开出批次系数
表21实验批次系数K2
实验批次系数K2
1
10
2
14
3
17
4
20
5
20
6
20
7
20
8
20
3、指导实习教学工作量X3(包括指导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含实习的联系、组织、指导、成绩考核及学生安全工作)X3实习周数指导人数K1其中:◆实习周数:学期任务书中的实习周数◆指导人数:每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K1实习类别系数
(3)
f表31实习类别系数K1
实习类别系数K1
生产实习校内05
生产实习校外08
毕业实习025暂
4、指导课程设计教学工作量X4(包括课程设计准备、设计指导、成绩考核及上报)X4课程设计周数指导人数04其中:◆课程设计周数:学期任务书中的课程设计周数◆指导人数:每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
(4)
5、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工作量X5(工作包括出选题、开题、指导设计、审阅论文、答辩、网报成绩全过程)X5计划周数指导学生人数(5)
6、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