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很大、造价很高则不合理;或者投资不大,而汇集的雨水水量很少,所产生的效益很低,则这种技术也没有存在的生命力。我国开展农业雨水利用的时问较长。对于年均降雨量300ram的地区,不提倡人工汇集雨水用于。农业灌溉,而应注重发展强化降水就地人渗技术与配套农艺高效用水技术。在城市雨水利用中,雨水只是辅助性供水源,对它的依赖程度远不像农业领域那样强,故可对降雨量的要求提高~些。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会因为减少江河或地下水的原有自然径流导致对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也是~个令人关注的、存有争议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已经对上游城市开展雨水利用表示出了担心。但雨水资源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属于雨水利用的基础研究中探索的课题,尚无定论,此外国外的城市雨水利用经验也没有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但为稳妥起见,我们不提倡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六、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适用城市
我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是在起步阶段,经济水平尚处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时期,现实性的方法应该是首先在部分城市或区域开展雨水利用。这部分城市或区域应具备经济实力或水文循环环境受损较为突出的特点,其特征如下:首先水资源缺乏。其次地下水位呈现下降趋势。再次城市洪涝和排洪负担加剧。最后新建了经济开发区或厂区,这类区域是以发展经济、追逐经济利润为目标而开发的,但通过经济活动获取利润不应以牺牲环境包括雨水自然循环的环境为代价。因此,新建经济开发区,不论是处于缺水地区还是非缺水地区,其经济活动都有必要、有责任维护雨水自然循环的环境、通过设置雨水利用工程把开发区内的雨水排放径流量维持在开发前的水平。新建经济开发区或厂区通过招商引资程序引入的建设项目,一定要加强雨水利用设施的建设。
fr